建議大家不要反覆咀嚼那些不舒服的人事物
自律兩個月,你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那段日子精神一直在尋求重啟的本能,我活在無知的姿態,一直焦慮到不行。
明明知道該改變,該重新開始,可是只要一想到要動,就覺得被現實壓到喘不過氣。
我的身體在罷工,我的心智在抗議長年被忽視。
長時間壓抑自己去做不喜歡、不擅長、但應該做的事,逼自己符合社會模板、迎合期望,久了,你會開始懷疑人生正真的意義是什麼。
我早已沒有能量去承接現實的重量。
我被迫重新認識呼吸,認識身體,認識自己。
靈魂受夠了,我才會擺爛。
我太久沒讓自己純粹存在,太久沒允許自己什麼都不做,太久沒讓自己喘一口氣。
能量一直在求一個出口,才導致自己什麼都不做。
覺察自己,自我調頻,能量自然會回流。
重置人生,從一個被驅動的人,變回一個有感知的人。
有毒環境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感到痛苦。
——阿德勒
以前我很多的想法,像是離開家鄉去城市、換個朋友圈、換份工作就能脫離有毒環境。
現在看回去我都錯了。
你在討厭一個人,你就是在讓那個人繼續住在你心裡。
討厭是一種綁定。
每一次你在心裡批判、想像、反覆回放對方的行為,你都在不知不覺中,把能量輸送給他。
這是一種看不見的能量稅,你用自己的注意力,替別人續命。
有毒環境讓你不斷重複討厭與對抗的內在循環。
你越想擺脫,就越陷得深。
因為焦點一直還在他身上,不在你身上。
有毒環境讓你習慣生氣、習慣抱怨、習慣防備。
習以為常後,你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你忘了你本來想成為誰,只記得自己在對抗誰。
抵抗外界就是在消磨自己。
離開有毒環境不是搬離某個地方、刪掉某個人。
最終還是需要你停止讓負面情緒佔據你的能量系統。
不反應,不參與,不投餵。
你不再回應,毒就無法進入。
收回投射出去的注意力。
不再監控誰的朋友圈,不再為誰的語氣解讀,不再為不重要的情緒辯護。
拒絕讓你不舒服的人。
相信自己的感覺,有些東西合不來就是合不來。
你把那份專注,重新放回自己身上。
回到閱讀、創作、學習、練習寧靜、提升頻率。
你在他身上所寄託的執念就算是有毒的。
不要讓別人用他們的混亂,干擾你的人生秩序。
不要討厭任何人,你值得更純淨的能量場,更高頻的人生。
起嗔心
先要明白,嗔心一種能量洩漏。
在你生氣、怨恨、厭惡時,你的意識會自動將能量投注在對方身上,你所認為的反擊其實是在餵養。
越是糾纏,越讓那個人住進你的系統裡。
他不需要再做什麼,你的思緒就會替他延續存在。
嗔心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會讓你失去內在秩序。
被情緒主導,你就成了他人言語、表情、態度的附屬品。
別人的一個眼神,就能左右你的情緒氣候。
你需要建立一個更高維度的觀察者視角。
如果你感受到那股被觸動的能量湧上來,你就能選擇不被牽引。
起嗔是本能。
能不嗔是修行。
不嗔的人選擇讓痛不再擴散,不讓情緒發酵成仇恨。
能在不公裡,仍然守住自己的秩序。
能在對方不懂的時候,選擇不再解釋。
你值得擁有安寧。
你值得將能量用在創造,用在成長。
不回應,不餵養,不糾纏
多專注自己。
一個人討厭你會有很多理由。
你根本不需要注意他是否有惡意,因為無論做什麼你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成熟的靈魂,懂得收回注意力。
你要明白消耗來自你一次又一次地反應。
每一次爭辯、每一次自證、每一次情緒化的對話,都是在向外界交出能量主權。
沉默比解釋更有力量。
你選擇不回應,你就在切斷外界的能量管線。
別人的評價不再能牽動你,情緒的風暴也失去了進入口。
那麼你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頻道。
不餵養,是指不再讓低頻的東西進入你的系統。
你停止吞噬那些帶毒的對話、負面的內容、甚至那些讓你看似需要解釋的場景。
所有讓你內在緊繃、消耗、懷疑的東西,都不再值得被餵養。
你開始有選擇地生活。
選擇閱讀能讓你安靜的書,選擇讓你有安全感的人,選擇能讓你恢復節奏的事。
慢慢地,你不再追求誰對誰錯。
消耗你的人,減少接觸才是上策。
不糾纏才是最高級的自由。
你不再和他人的意見交鋒,不再和過去的情節拔河,不再讓外界定義你的情緒。
一切都交還給時間,交還給因果。
你守好界線,讓能量自然流動。
你不回應,世界會變得安靜。
你不餵養,內在會變得純淨。
你不糾纏,靈魂會變得自由。
你能控制自己不被外界牽動。
安靜、清明、有力量地看著一切來,又看著一切走。
建議大家不要反覆咀嚼那些不舒服的人事物
不再用力走向任何人,不再拼命去理解、去挽回、去證明。
你本來就有很大的能力就是慢、靜,安靜地打磨自己的一技之長。
學會看見自己,改變才開始發生:
① 不反芻,是高維度的自我保護
內耗的發生是來自腦中的重播。
事件發生一次,但你用思緒讓它活了一百次。
每一次回想、每一輪假設,
都在無形中消耗精神能量,削弱你的專注力。
人會崩潰是因為無法放下無效的想。
重點是你能覺察自己在反芻時,選擇停止它。
承認這件事已經超出了思考的價值。
② 你越解釋,越被困在別人的系統裡
你越想理解對方的動機,越把注意力交出去。
失焦的注意力就是能量的流失。
別人的反應,是他當下的意識水平,跟你無關。
你能掌控的,從來只有如何回應。
學會觀察那股被觸動的能量,
看清它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
③ 情緒的盡頭是結構
沒有結構,別人的情緒會變成你的天氣。
誰一句話、誰一個表情,都能改變你的狀態。
你越沒有秩序,就越容易被外界擾動。
結構是作息、是節奏、是你每天不被打擾的一小段時間。
那是你的精神安全區。
外界的混亂永遠存在,
不過只要你有結構,混亂進不來。
反芻是無結構者的慣性。
靜是有結構者的本能。
④ 放手,其實是拿回能量
你不原諒的人,會在你體內持續佔據頻寬。
他早已離開,但你還在內心與他對話、爭辯、懷疑。
放過他人,不代表他沒錯,
是你不再讓他佔用你的能量帳戶。
他該面對他的因果,你該回歸你的路徑。
停止追問為什麼,
你已經不需要外部給出合理性,
你知道釋懷才是真正的理解。
⑤ 你的注意力在哪裡,人生就在哪裡生長
注意力是一種貨幣。
它流向哪裡,哪裡就會被放大。
當你不停地反芻,就等於在投資負能量。
你在給過去充值,卻期待未來升值。
能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選擇性遺忘。
把注意力收回來,
用在輸出、學習、創作、鍛鍊、沉澱、突破。
你越專注於建構當下,過去的陰影就越無力。
放下是因為你終於看清了。
看清反芻是低效的消耗,
看清焦慮是注意力的錯位,
看清情緒只是能量的流向信號。
你能把所有外界事件,都轉化為內在覺察的素材,
你就不再需要外界給你安全感。
你從受害者變成創造者。
自律兩個月,你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敢不敢在2026年之前,培養人生回報率超高的6個習慣。
2個月徹底改變自己:
1. 早起一個小時
大多數人,敗在一天的開始。
因為他們還在賴床,還在跟時間拉扯。
早起一個小時的寧靜,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 你得慢慢適應,讓身體與心智重新對齊
• 你得在上午進入心流,把最深度的專注留給最重要的事
• 你得在晚上放鬆,為明天預留能量
你能掌控清晨,你就能掌控一整天。
2. 睡眠是一種最高效的投資
一個人的失敗,往往是因為你低估了睡眠的力量。
你用睡眠換回了白天十幾個小時的高能狀態。
睡眠不足不只是累,它影響你的判斷、專注、情緒,甚至會偷走你的生命力。
睡滿 8 小時:
• 你會發現身體自動進入一種平靜與修復
• 專注力像鏡頭一樣聚焦,工作效率倍增
• 判斷力清晰,做決策時不再猶豫
• 情緒穩定,遇到挑釁與壓力,也不再輕易爆炸
我們都需要精力去承擔努力。
精力的根基,就是睡眠。
3. 鍛鍊身體
如果你無法掌控自己的身體,你也很難真正掌控人生。
• 散步,讓你學會呼吸與覺察
• 健身,讓你在重量中建立自我掌控感
改變不會在三天、三週內發生。
但如果你持續3個月,你會驚訝於生活的全面升級。
鍛鍊讓你用汗水換回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
4. 寫未來日記
把日記當成一種工具,用來應對壓力、焦慮與憂鬱,更用來釐清自己的人生方向。
你寫下感恩之情,提醒自己已經擁有的豐盛。
你寫下對自己的確信,建立一天的底層信念。
每天寫日記:
• 複盤一天的情緒、行動、盲點
• 寫下你想過的理想生活,好像你已經活在那裡
• 讓潛意識幫你「提早登入」未來的自己
• 集中10分鐘,想一個今天的問題,寫下解法。
這樣做90天,你的人生會變得比你想像中清晰。
5. 調整你的思維
意識到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你的思維方式沒有變,你的人生就永遠無法突破現狀。
去思考:
•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我願意長期投入的事情是什麼?
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後,就會發現哪些思維是阻礙。
6. 學習組合式技能
停止學習,就是開始被淘汰。
投資學習,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熱門技能競爭大,稀有技能無人可比。
組合式技能包可以是:
• 文案寫作 + 說服性邏輯
• 圖文設計 + 品牌識別
• 電郵行銷 + 自動化流程
• 漏斗架設 + 產品整合
• 社群經營 + 注意力轉化
稀有 = 難複製 = 價值高。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們下週二會員篇見。
鉉哲
P.S. 這週我分享了如何找目標受眾,5個問題幫你少走彎路。建立基礎,發現你的動機,定義你的品牌身份和學員案例:
如果你真心想要變強,我可以用3種方式幫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