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個體

超級個體

指南:如何找回自己的靈性?

快節奏浮躁的生活讓我們早已失去六根,如何重拾靈氣?

Steve Koh 許鉉哲's avatar
Steve Koh 許鉉哲
Nov 18, 2025
∙ Paid

前個禮拜我在 IG 做了一場 QnA,收到了很多回復。

裡面有太多問題都是關於生活的困境,大家有方向,但卻找不到動力,提不起勁去做事。

有人想學新的技能,想改變生活方式,想完成一直想做的計畫,卻總是拖延。

有人明明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卻沒有心力去開始,更別說堅持到底。

這種感覺像是在生活裡漂浮,明明有方向,卻無法真正落地,每天像在空轉,精力被消耗,意志被削弱,心神被拉散。

這些現象背後,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情:我們的靈性缺席了。

生命的本源能量、覺知的力量、內在的光被生活的雜訊、焦慮、慾望和外界刺激掩蓋了。

我們拖延、不專注、缺乏動力,其實是靈氣被消耗,心神不穩,內在秩序被打亂的信號。

所以今天,我想帶你探討一個深層的問題:如何找回自己的靈性。

找回的不只是能量,更是心神的安定、意識的清明、六根的敏銳,以及那份能讓你真正活著的覺知。

找回靈性,讓原本以為需要外在推力才能開始的事情,其實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完成,也讓原本覺得無力、迷茫的日子,也會有節奏和有方向。

我會一步步帶你理解靈性為何消失、靈性究竟是什麼、如何停止耗損、如何讓靈氣回來,以及如何養、守、用你的靈性,直到你重新回到本然,回到那個完整、安定、敏銳的自己。

人為什麼會失去靈性?

人之所以會失去靈性,是因為人本來就擁有靈性,只是在漫長的人生中逐漸被覆蓋、被削弱、被干擾,最後變得幾乎感受不到。

靈性是人與世界連結的本能,是生命的敏感度,是心識能夠聽見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在童年都有靈性,那是一種對世界天然的感知力:

看一棵樹會發呆、看雲會想像、對風的變化能敏銳察覺、對一個人的善意能立刻感受到。

然而現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這種天賦。

因為意識被太多外物佔滿,讓內在的聲音再也沒有被聽見的空間。

靈性是要把遮蓋它的一層層塵土慢慢卸下。

越回到本然,靈性越自然復甦。

越離開本然,靈性越枯萎。

人被教育要更快、更強、更有效率,卻沒有被教導如何與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聯繫。

人被要求適應社會,但沒有人教你如何適應自己的靈魂。

於是人一旦成年,靈性就開始退化,像是一朵原本自然盛開的花,被放進一個強光、大噪音、無法呼吸的箱子裡,再慢慢枯萎。

靈性變弱的核心原因,是意識系統被過度刺激。

眼被過量影像佔滿,耳被連續資訊轟炸,鼻子嗅不到自然的味道,舌被過度複雜的飲食牽引,身處在永無停歇的緊繃中,意永遠忙著處理外界刺激而無暇返回內在。

六根本是感知世界的橋樑,但現代人把六根變成負擔。

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Steve Koh 許鉉哲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your Substack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